1、低频超声导药仪
低频超声导药仪
简介
低频超声导药仪是一种利用低频超声波将药物输送到人体深层组织或器官的医疗设备。它采用低频超声波(通常在 20100 kHz 范围内),通过聚焦透镜将超声波能量汇聚到靶组织上,产生局部机械振动和热效应,从而增强药物的透皮吸收和促进药物在靶组织中的分布。
工作原理
低频超声导药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
机械振动:超声波会产生机械振动,使细胞膜松动,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促进药物分子透过细胞膜。
热效应:超声波在组织中被吸收后会产生热量,导致组织温度升高,促进血管扩张,增加局部血流量,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和扩散。
空化效应:当超声波强度足够高时,会产生空化气泡,这些气泡破裂时会产生冲击波,破坏组织屏障,增强药物的渗透能力。
应用领域
低频超声导药仪在以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药物递送:增强药物的透皮吸收,促进药物在靶组织中的分布,提高治疗效果。
疼痛治疗:超声波导药可以将止痛药直接输送到疼痛部位,快速缓解疼痛。
肿瘤治疗:超声波导药可以将抗癌药物直接输送到肿瘤组织,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和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全身毒性。
皮肤美容:超声波导药可以将护肤成分输送到皮肤深层,促进皮肤吸收,改善皮肤健康状况。
优点
低频超声导药仪的优点包括:
非侵入性:不需要穿刺或手术,直接通过皮肤将药物输送到体内。
靶向性强:采用超声波聚焦技术,可以精确定位靶组织,提高药物的靶向性。
渗透性好:超声波可以增强药物的渗透能力,使药物能够到达深层组织或器官。
安全性高:使用的超声波频率较低,对人体组织无明显伤害。
注意事项
在使用低频超声导药仪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超声波强度:超声波强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治疗时间:治疗时间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疗效。
禁忌症:有心脏病、植入心脏起搏器或其他电子设备者不适合使用低频超声导药仪。
2、低频超声导药仪干什么用的
低频超声导药仪是一种医疗器械,用于将药物通过超声波振动输送到体内组织或器官中。它主要用于以下用途:
药物输送:将药物输送到难以通过传统途径(如静脉注射或口服)到达的特定身体部位,比如骨骼、肌肉、神经等。
治疗疼痛:通过促进药物渗透到疼痛部位,缓解关节炎、肌肉劳损等疼痛症状。
促进组织修复:促进药物输送到受损组织,加速愈合过程,用于治疗运动损伤、韧带拉伤等。
减肥和塑形:使用超声波振动和药物辅助,溶解脂肪细胞,促进身体代谢。
美容治疗:通过输送药液,改善皮肤纹理和弹性,去除皱纹和色斑。
其他疾病治疗:辅助治疗某些疾病,如鼻窦炎、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
值得注意的是,低频超声导药仪的使用必须遵循医生或治疗师的指导,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
3、低频超声导药仪作用原理
低频超声导药仪作用原理
低频超声导药仪是一种利用低频超声波来促进药物吸收的医疗器械。其工作原理如下:
超声波产生:
仪器通过换能器产生频率为几十至数百千赫的低频超声波。
药物制备:
需要通过超声导药的药物被制备成水溶液或凝胶剂型。
超声波传播:
超声波从换能器传播到介质(通常是生理盐水或其他导电液体),形成超声波场。
cavitation效应:
超声波在介质中产生周期性的压力变化,导致液体中微小气泡的形成和破裂。该过程称为cavitation。
药物微化:
cavitation效应产生强大的剪切力和冲击波,将药物颗粒击碎成更小的微粒或纳米粒。
透皮促进:
微化的药物颗粒通过超声波的声流和声压作用,更容易渗透皮肤屏障。
组织渗透:
超声波还可以使组织变得更加透水,促进药物向更深层组织的渗透。
血管扩张:
超声波可以引起局部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从而增强药物输送。
微按摩作用:
超声波的机械振动对组织产生微按摩作用,促进细胞膜的流动性和药物摄取。
通过以上这些机制,低频超声导药仪可以显著提高药物的局部吸收率和生物利用度,从而增强治疗效果,减少药物用量和不良反应。
4、低频超声导药仪操作流程
低频超声导药仪操作流程
准备工作:
准备患者,包括评估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
准备好导药仪、探头、导管、耦合剂和药物。
确定治疗部位和施用药物的剂量。
操作步骤:
1. 消毒和耦合
消毒探头和治疗部位。
在治疗部位涂抹耦合剂,以改善超声波的传输。
2. 超声定位
连接探头和导药仪。
将探头放置在治疗部位,使用超声波成像定位目标区域。
3. 针刺和导管插入
在超声波引导下,用针刺穿皮肤和目标组织。
插入导管并将其推进至治疗位置。
4. 超声监控和导药
在超声波监测下,将药物缓慢注入目标区域。
观察超声波图像,确保药物正确分布。
5. 导药完成
施用完药物后,缓慢拔出导管。
移除探头和耦合剂。
6. 术后护理
对治疗部位进行敷料包扎。
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和可能的并发症。
监测患者的恢复情况。
注意事项:
操作前必须接受过适当的培训和认证。
遵守无菌技术,以防止感染。
仔细选择治疗部位,避免损伤重要结构。
缓慢注射药物,以防止组织损伤。
定期监测患者,以早期发现任何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