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磨骨切外板
“磨骨切外板”是一项整形手术,涉及磨薄颌骨和切除下颌骨外部的方形骨头。
步骤:
1. 术前准备: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包括 X 光片、CT 扫描和血液检查。
2. 麻醉:手术通常在全身麻醉下进行。
3. 切口:外科医生沿着下颌线切开皮肤和肌肉。
4. 磨骨:使用手术工具磨薄下颌骨的前部和后部,以缩小下颌角。
5. 切外板:切除下颌骨外部的方形骨头,称为“外板”,以获得更圆润的轮廓。
6. 固定:磨薄后的骨骼使用钛合金螺钉或骨板固定。
7. 关闭切口:切口用可溶解的缝线缝合。
适应症:
下颌角宽大或方形
下巴过于突出
面部不对称
咬合不良
注意事项:
手术可能需要数小时。
术后恢复期可能需要数周,其间可能出现肿胀、疼痛和麻木。
手术可能留下疤痕。
手术结果是永久性的。
手术可能存在并发症,例如感染、神经损伤或出血。
风险:
与任何手术一样,“磨骨切外板”也存在风险,包括:
感染
疤痕
神经损伤
出血
下颌骨骨折
咬合不良
麻木
2、磨骨手术和削骨的区别
磨骨手术和削骨的区别
定义
磨骨手术:利用高速旋转的磨头,将面部的骨骼磨薄,达到缩小或改变面部骨骼轮廓的目的。
削骨手术:通过手术直接切除部分面部骨骼,以达到改变面部骨骼轮廓的目的。
手术方式
磨骨手术:主要通过外部切口,使用磨头对骨骼表面进行打磨。
削骨手术:需要根据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手术切口,直接切除部分骨骼。
手术适应症
磨骨手术:适用于需要修饰面部骨骼轮廓,但骨骼厚度较薄的情况,如:颧骨缩小、下颌角缩小。
削骨手术:适用于需要较大程度改变面部骨骼轮廓,或骨骼厚度较厚的情况,如:下颌骨前突矫正、颧骨内推。
手术风险
磨骨手术:主要包括感染、出血、神经损伤、骨质疏松等。
削骨手术:除磨骨手术的风险外,还可能包括骨骼愈合不良、咬合关系改变等。
恢复时间
磨骨手术:术后一般需要12个月恢复。
削骨手术:术后一般需要23个月恢复。
效果对比
磨骨手术:效果相对较轻微,主要对骨骼表面进行改变。
削骨手术:效果更明显,可以较大程度地改变面部骨骼轮廓。
结论
磨骨手术和削骨手术都是面部整形手术中改变面部骨骼轮廓的两种手段。磨骨手术适用于骨骼较薄的情况,而削骨手术适用于骨骼较厚或需要较大程度改变骨骼轮廓的情况。手术风险、恢复时间和效果方面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